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。归元禅寺之名取佛经"归元性不二,方便有多门"之语意。创建与清代,后又多次修建,1922年建的新阁是归元禅寺的一大宝藏,初藏经外,还有佛像、法物、石雕、木刻、书画碑贴及外国友人赠品。又两件令人惊叹的珍品:一是在长宽不过6寸的纸面写着由5424个字组成的"佛"字,写着全部《经刚经》和《心经》原文;二是血书《华严经》和《法华经》。归元禅寺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(1658),归元禅寺之名取佛经"归元性不二,方便有多门"之语意。占地4.67公顷,有殿舍200余间。池两侧为钟鼓楼,正中为韦驮殿,再进是大雄宝殿。其南北两厢为客堂和斋堂,其后为禅堂。南院罗汉堂供奉有500尊以脱塑工艺制作的罗汉塑像,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是中国传统塑像艺术中的上品。北院有藏经阁、大士阁、翠微井等建筑。藏经阁一层为陈列室,陈列有北魏石刻、唐代观音及历代雕塑的其他佛像,以及各种珍贵法器、字画等;二层收藏佛教经典7000多卷,其中有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斯里兰卡等国刻印的经卷和贝叶经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开展宗教活动的重点寺庙。现任住持是隆印法师。归元禅寺以建筑完美、雕塑绝妙、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,港澳同胞、海外侨胞以及许多外国游客包括各国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等都曾先后来此观赏,并分别向该寺赠送礼品。
历史文化
归元禅寺藏经阁后方,有一棵已经370岁的古皂荚树,依然生机勃勃。皂荚树身上为雷电所刻下的道道“伤痕”,似乎印证了眼前这座古寺的历史沧桑。当归元禅寺发展成如今的“湖北首刹”,占地一百多亩,日游客量高达20万人次时,寺院里旺盛的香火常常令皂荚树想起350年前的荒凉。那是1658年,这棵青郁葱茏的皂荚树刚20岁,它和其他几百株树木一样,生长在一个叫翠微峰的小山丘上。它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:东边有个翠微亭,南边有个大池塘,塘边就是“芳草萋萋”的鹦鹉洲,野旷天低,人烟稀少。这年的夏天,法名白光、主峰两位高僧来到翠微峰。这两个浙江口音的高僧,原本准备前往云南建寺,却因长江风大浪急而滞留汉阳。两位高僧受当地居士盛邀,踏勘了这块靠山面水的“私家花园”。“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啊。”两位高僧感叹。在居士们一再挽留下,他们决定不再南下,而准备在这里建一座寺院。起初,白光、主峰法师修建了“普同塔”(至今尚存),他们收拾汉阳附近冻饿倒毙的野殍,将其火化后,安放于塔内。此种善举,赢得了汉阳百姓一片赞誉,寺院香火也因此鼎盛起来。后来,他们陆续筹化善资建起了禅堂、大雄宝殿、斋堂、客堂、祖堂和方丈室。到1664年,“归元禅寺”初具规模,成为一方丛林。从此,皂荚树天天俯看香客礼佛,静对飘渺香火,闻听日日不断的晨钟暮鼓。一天,寺院的钟鼓忽然不响了。原来,归元禅寺前有一个菜市场,里面有很多屠夫。那时,没有钟表,屠夫不知道何时起床开始杀猪。自从归元禅寺建成之后,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天然“闹钟”——归元禅寺的晨钟。每当归元禅寺钟声响起之时,牲畜的惨叫声便不绝于耳。住持想:寺院乃普济众生之地,怎可让屠夫闻钟开杀呢?于是,他下了一道山令:归元禅寺从此罢敲晨钟暮鼓。这份清静一直保持到1911年。武昌起义爆发后,大批军民“拥粮”而至,这里成了军民的“粮台”。随着大批清军沿京汉铁路步步紧逼,势单力孤的革命军节节败退。为使大批粮秣不落入清军之手,情急之下,革命军命令放火焚烧粮秣。大火中,已有200年历史的归元禅寺几乎全被烧毁,仅剩下罗汉堂、藏阁、鼓楼等少数建筑。辛亥革命胜利后,归元禅寺得以重建。1938年,武汉又遭遇了抗战史上著名的“武汉大会战”,日军几番飞机轰炸,但都“飘”向了前面的大池塘,归元禅寺和皂荚树也因此躲过一劫。让皂荚树印象深刻的是1954年,一个年轻僧人来到了归元禅寺。这个后来被称为昌明大师的年轻僧人,在此一呆就是50多年。昌明大师担任住持期间,归元禅寺成为了武汉市热门的旅游景点。今年春节期间,归元禅寺的日游客量高达20万。其中,“数罗汉”更是成为归元禅寺吸引游人的民俗活动。巨大的客流量,给归元禅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昌明大师多年来秉持的理念是:“归元禅寺的功德钱是十方供养的净资,一定要善待,要对得起施主。”因此,归元禅寺的功德钱主要用于寺院的维修和扩建。近几年,又新建了禅艺斋、财神殿、昌明纪念堂和一座18.8米高的双面观音铜像。而归元禅寺僧人生活一直保持清修的古老传统,至今仍居住在寺内老旧的寮房里,僧人数量也严格控制在30个左右。归元禅寺现任方丈隆印法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我们一直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发的4A级旅游景点标准进行建设,为武汉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配套。”如今,寺内建设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,归元禅寺也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,成为武汉旅游“三菜一汤”中的一道主菜。而这棵一直隐藏在归元寺翠微峰上的皂荚古树,随着扩建工程的推进,也将作为归元寺靓丽的景点与游客见面。
风土人情
这里收藏的佛教造像有来自敦煌、云岗、龙门、麦积山、炳灵寺及各地千佛洞的石佛、石刻。艺术风格多种多样,有鎏金、银、铜、石刻、木刻、瓷塑、泥塑、牙雕、玉雕等多种质地,还有一些是东南亚各国的赠品。是国内收藏佛像较多的一个佛寺,部分文物是国内外少有的珍品。如藏经阁正厅陈列的一座玉石雕成的释迦牟尼佛像,重一吨多,雕工细腻,技艺,是1935年太虚法师访问缅甸时,仰光的佛教徒赠送给中国的。象这样精美的玉雕佛像,国内仅有三尊,另两尊分别在北京和上海。再如南北朝时埋藏的石刻观音像,姿态轻盈,髻结敞胸,身佩缨络,手携净瓶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,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。还有两尊红木雕刻的达摩像,是清康熙初年的木雕精品,两尊像,一坐一立,富有个性,生动表现出达摩面壁九年,闭目冥思、超然物外的形态。藏经阁里收藏的佛经有:清代《龙藏》部,共714函分作48个柜子储藏。宋代版影印本《碛砂藏》一部,计593函。清末民初上海印《频伽藏》一部(缺“寒”字一号)。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影印日本版《续藏》和《大正藏》各一部。此外,还有两件令人惊叹的珍品:一是清光绪元年(1875年)湖南衡山69岁老人李舜年书写的“佛”字经,这个“佛”字是在长宽不超过六寸的纸上,由《金刚经》和《心经》的原文共5424个字组成。每个字只有芝麻大,肉眼分辨不清;若在三十倍放大镜下观看,每个字都一丝不苟,笔力挺秀,实乃书法珍品。另一件是民国初年(1915一1924年),武昌僧人妙荣和尚刺血调和金粉抄成的《华严经》和《法华经》,字体娟秀,堪称稀有。藏经阁内收藏的法器有宝塔、香鼎、净瓶、衣钵、锡杖、念珠、如意、铃杵、毗卢帽、袈裟等。所藏宝塔均为小型,有清代捕木刻制的七级佛塔,有楼阁式的七如来塔,各高约2米制作精美。还有铜质的佛牙塔、舍利塔和佛骨塔以及日本、东南亚各国赠送的佛塔。鼎类有宋乾德年间(公元963—968年)制造的陶瓷香鼎,粉白色,由盖、身、座三部分组成。盖中小孔四周满布云纹,鼎身两侧赘以兽头双耳,基座上沿是楼空之垂栏,栏内梅花盛开。制作极为精巧玲珑。还有明宣德年间碧绿瓷鼎和清朝铜质香鼎等各代佳品。瓷瓶有明代碎纹瓷和天兰瓷净瓶,清代钧红瓷和彩釉花的净瓶。这里还收藏了许多书画碑帖。收藏的名书画共有一百多幅:有元代的黄子久、王蒙、吴仲圭、倪云林等人的山水画,有明人朱在、程正揆、王铎、石涛、董其昌及清人禹之鼎、高其佩、郑板桥、王翚、沈南苹、何子贞等人的山水人物、楷草隶篆和翎毛花卉作品。寺内还藏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《圣教记序》和柳公权的《金刚经》等正楷拓本和珂罗版本以及释怀素的草书。褚、柳书法以轻便刚劲著称,而怀素的草书则以挥笔似画闻名,都有较高的书画价值。清代释竹禅绘画的十八罗汉像和五百罗汉谱,吴兴沈铨所绘“鹿鹤同春”五彩画、明代书画家孙志、王宠用菩提树叶绘制的菩萨像谱,唐代阎立本绘画石刻观音像等,都刻画入微,形态逼真,堪称艺术珍品。更为名贵的是宋代古拓本《禹迹图》和《华夷图》,详细记载着中国古代山川、河流、沙漠、湖泊、地理,记述了上自汉武帝时开拓西域,下至唐宋时代对长城以外各地的治理等大事,是两幅珍贵的历史图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旺季门票:10元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开放:7:00-17: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